存款理财基金日均月末冲量等信息咨询微信客服
 工行/中行/农行/建行/邮储/交行/光大/华夏
 中信/兴业/浦发/民生/平安/北京/江苏/广发

银行半年报透视:在变革中寻找新航道

       咨询客服
在金融市场的浪潮中,银行始终处于风口浪尖。在行业深耕多年的我,见证了无数次市场的跌宕起伏,而每一份银行半年报,都是当下金融局势的生动写照。2025 年上半年,银行板块的表现可谓亮点与挑战并存,犹如一幅波澜壮阔又暗藏玄机的画卷。

业绩分化,行业冷暖自知

截至 8 月 29 日晚间,国有六大行 2025 年上半年业绩全部出炉。整体来看,六大行营业收入合计超 1.8 万亿元,归母净利润合计超 6800 亿元 。工商银行、农业银行、中国银行、建设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均达千亿元级,分别为 1681.03 亿元、1395.10 亿元、1175.91 亿元、1620.76 亿元,交通银行、邮储银行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460.16 亿元、492.28 亿元 。从增速上看,农业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速较快,同比增长超 2%,而工商银行、中国银行、建设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。
不仅仅是国有大行,整个银行业在盈利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。城商行中,杭州银行、江阴银行等多家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超 15%,成为盈利增长的 “主力军”。杭州银行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 116.62 亿元,同比增长 16.66%,得益于资产规模的稳定增长以及资产负债结构的持续优化 。而贵阳银行则出现净利润下降,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65.01 亿元,同比下降 12.22%;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4.74 亿元,同比下降 7.20% 。

息差承压,全行业的 “紧箍咒”

净息差,作为银行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,在上半年成为了全行业不得不面对的挑战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,2025 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净息差已收窄至 1.42%,较一季度下降 0.01 个百分点 。在披露了净息差数据的上市银行中,多数净息差较 2024 年年末有所收窄。
平安银行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项有志指出,短期来看,息差仍有压力,但下降趋势将持续放缓 。从外部因素看,市场利率下行、持续让利实体经济,LPR 利率下行带动新发放信贷资产利率下降,存量资产利率调降,使得银行资产端收益率降低 。内部而言,银行资产负债久期匹配、高收益资产占比等问题也影响着息差 。为应对息差压力,银行在资产端和负债端都在积极探索优化路径。

资产负债,探寻平衡之术

在负债端,银行致力于压降成本,提升稳定性。多家银行通过优化存款结构,增加活期存款、特别是对利率不敏感的核心存款的比重,适度降低高成本存款占比。浙商银行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 31 个基点,达到 1.88%;沪农商行上半年存款平均付息率降至 1.57%,同比下降 26 个基点 。同时,银行也在合理利用市场化资金,减少对高成本存款的依赖 。
资产端,银行加大对制造业、绿色金融、普惠金融、科技金融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 。建设银行上半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较上年末增长超 20% 。此外,银行还增加高流动性、低风险权重资产与中长期利率债 / 准国债配置,利用久期管理与再定价缺口对冲波动 。

非息业务,开辟新增长极

在息差承压的背景下,拓展非息业务成为银行对冲息差下降影响的重要选择。目前,我国主要上市银行非息收入占比不到 30%,相比国际大型银行明显偏低 。例如,四家美国大型银行的非息占比分别达到 57%、52%、54%、41% 。
银行正积极做强托管、代销、结算与投行类中间业务,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,拓展财富管理业务,为客户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。部分银行通过投贷联动,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,在获取利息收入的同时,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股权增值收益 。

分红慷慨,吸引长期资金

尽管面临诸多挑战,银行在分红方面却毫不吝啬。六大国有行均披露了 2025 年中期分红计划,拟中期现金分红合计超 2000 亿元,分红比例均在 30% 及以上 。工商银行拟每 10 股派发 1.414 元(含税),派息总额约 503.96 亿元;农业银行拟每 10 股派发 1.195 元(含税),派息总额约 418.23 亿元 。
高分红不仅是对股东的回馈,也使得银行股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颇具吸引力。外资巨头摩根大通在最新报告中指出,中国银行股有望在 2025 年下半年进一步上涨,其覆盖的内地银行股今年平均股息收益率预计约 4.3% 。保险资金、社保等长期资金也更倾向于配置分红稳定、股息率高的银行股 。

未来展望,机遇与挑战同行

展望未来,银行面临的挑战依然不少。净息差在短期内仍可能承受压力,虽然下降趋势或将放缓,但实现大幅回升仍需时日 。房地产等重点行业风险犹存,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 。同时,行业内的 “内卷式” 竞争也可能进一步加剧 。
然而,机遇也同样存在。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,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,为银行提供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。在绿色金融领域,绿色建筑、“沙戈荒” 新能源基地建设等项目,需要大量资金支持,银行可以发挥自身优势,助力绿色产业发展 。政策层面,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将为银行业务拓展创造有利条件 。
从投资角度看,银行板块的稳健性和高股息特点,使其成为资产配置中的重要一环。中泰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指出,持续重点推荐银行板块,看好其稳健性和持续性,并给出两条投资主线:一是拥有区域优势、确定性强的城农商行,区域包括江苏、上海、成渝、山东和福建等;二是高股息稳健的逻辑,重点关注大型银行 。
银行在 2025 年上半年的表现,是其在复杂经济环境中不断调整、适应的结果。未来,银行需继续深化改革,优化业务结构,提升风险管理能力,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,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银行板块的投资价值依然值得深入挖掘,在风险与机遇的交织中,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。

正在阅读:带你投资 » 银行半年报透视:在变革中寻找新航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