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浸淫财经市场多年的观察者,我亲历过黄金从每盎司几百美元到突破两千美元的跨越,也见证过无数次由政策、供需主导的行情转折。而当下,黄金市场正迎来一场“确定性极强”的上涨契机——降息预期与全球央行购金形成的双轮驱动,正在重塑黄金的估值逻辑,这轮行情的深度与广度,值得所有投资者高度关注。
9月1日的A股市场,黄金板块用“全面爆发”写下了行情启动的注脚。以 Wind 黄金板块指数(882415.WI)为参考,当日全天涨幅飙升至 6.69%,成交额突破 295 亿元,换手率达 3.49%。这组数据绝非偶然,它背后是资金对黄金资产的集体共识,也是市场对后续趋势的提前布局。
个股层面的表现更具冲击力。晓程科技以 13.43% 的涨幅领跑板块,西部黄金、白银有色、湖南白银、湖南黄金、中金黄金等标的直接封死涨停板,形成罕见的 “黄金涨停潮”。即便是山东黄金、招金黄金这类市值规模较大的企业,也收获了超 7% 的涨幅,板块内 “零下跌” 的格局,打破了此前 “个别标的异动” 的零散行情,标志着板块性机会的到来。
与此同时,国际黄金市场同步上演 “破纪录” 大戏。北京时间 9 月 1 日上午,COMEX 黄金主力合约价格快速拉升,最高触及 3552.4 美元 / 盎司,不仅轻松越过 8 月创下的高点,更刷新了历史新高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截至当日,该合约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已达 35%—— 这样的年度涨幅,在过去十年仅 2020 年(疫情避险驱动)可与之比肩,足见当前行情的强劲程度。
很多投资者会疑惑:为何黄金在 9 月突然 “发力”?答案的核心,藏在美联储释放的降息信号里。自 4 月以来,黄金价格一直处于高位震荡,多空双方围绕 “美联储政策走向” 反复博弈,而 9 月降息预期的明确,成为了打破平衡的 “关键催化剂”,让黄金的上涨逻辑从 “模糊” 走向 “清晰”。
美联储理事沃勒 8 月 29 日的表态,为市场注入了强烈信心。他明确支持 9 月降息 25 个基点,并预计未来 3—6 个月内还会进一步降息。这一信号并非孤立存在,芝加哥商品交易所(CME)“美联储观察” 工具最新数据显示,9 月降息概率已突破 85%—— 当市场对降息形成 “共识性预期”,黄金的 “机会成本优势” 便开始凸显。
从历史数据来看,降息周期与黄金价格的正相关性早已被验证。我梳理了过去 25 年中美 4 个连续降息周期的黄金表现:最近一次 2024 年 9 月至 12 月的降息周期中,黄金价格涨幅达 8%;而 4 个周期的平均涨幅更是高达 28%。这意味着,若 9 月开启连续降息,黄金将迎来至少半年的 “确定性上涨窗口”。
为何降息会成为黄金的 “助推器”?核心逻辑在于 “持有成本下降”。黄金本身不产生利息,其持有成本主要来自 “无风险利率”—— 当美联储降息,美元存款、美国国债等无风险资产的收益会下降,持有黄金的 “机会成本” 随之降低,资金自然会从固收资产流向黄金,推动价格上涨,这是经过市场反复验证的 “铁律”。
如果说降息预期是黄金上涨的 “动力引擎”,那么全球央行的持续购金,就是金价的 “安全垫”。2025 年二季度全球央行净购买黄金 166.4 公吨,这一数据并非短期脉冲,而是近年来 “央行增持黄金” 趋势的延续。从全球黄金存量用途分布来看,中央银行储备的黄金占比达 21%,仅次于珠宝首饰的 45%,成为影响市场供需的 “压舱石”。
央行购金的背后,是全球货币体系的深层变革。过去几年,多国央行出于 “去美元化”“外汇储备多元化” 的需求,持续增持黄金。这种 “官方需求” 不同于短期投机资金,它具有规模大、周期长、稳定性强的特点 —— 即便市场出现短期回调,央行购金也能为金价提供 “底部支撑”,避免行情大幅波动。
行情启动后,黄金产业链的业绩分化也逐渐显现,这为投资者提供了 “精准选股” 的逻辑。上游金矿企业成为首批 “受益者”,2025 年中报数据显示,山东黄金上半年归母净利润 28.08 亿元,同比增长 102.98%,实现 “翻倍增长”;中金黄金净利润 26.95 亿元,同比增长 54.64%;湖南黄金净利润 6.55 亿元,同比增长 49.66%—— 高金价直接转化为企业利润,这是最直接、最确定的业绩驱动逻辑。
山金国际、赤峰黄金、西部黄金等企业也表现亮眼,营收和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。这些企业的共性在于 “拥有自有矿山”—— 当金价上涨时,其开采成本基本稳定,利润弹性会被显著放大。这一点,正是上游企业区别于下游企业的核心优势,也是后续投资的 “核心锚点”。
相比之下,下游黄金珠宝企业则呈现 “两极分化” 的格局。老凤祥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 13.07%,周大生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43.92%—— 这类企业受 “金价上涨抑制消费需求”“库存成本上升” 双重影响,业绩承压。但并非所有下游企业都黯淡,老铺黄金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51%,潮宏基净利润同比增长 44.34%,其差异在于 “产品结构”:高附加值、文化属性强的产品,更能抵御金价上涨带来的消费压力。
东方证券钢铁有色行业首席分析师刘洋的观点,与我的判断不谋而合。他指出:“金价上行将显著利好拥有自产黄金矿山的企业。假设成本保持不变,自产黄金业务的利润弹性会持续释放,进而支撑业绩增长。” 这一判断,为投资者筛选标的提供了清晰标准 —— 远离 “纯加工、无矿山” 的下游企业,聚焦 “矿山资源丰富、成本控制能力强” 的上游标的。
可能有投资者担忧:当前金价已创历史新高,是否存在 “追高风险”?我的答案是 “需区分短期波动与长期趋势”。短期来看,突破历史新高后,部分资金可能获利了结,导致金价回调;但长期来看,只要降息周期持续、央行购金趋势不变,黄金的上涨逻辑就未被破坏,回调反而可能是 “布局优质标的” 的机会。
从 “无风险利率” 角度进一步分析:若美联储 9 月如期降息,且后续继续降息,美元指数大概率走弱,而黄金作为 “美元对冲资产”,将持续受益。同时,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,也会提升黄金的 “避险需求”,形成 “政策 + 避险” 的双重支撑,进一步强化上涨逻辑。
再看 “供需关系”:全球金矿产量增速近年来持续放缓,2024 年全球金矿产量同比仅增长 1.2%,而央行购金 + 投资需求却在增加,供需缺口的扩大,将从基本面支撑金价。这种 “供给刚性 + 需求弹性” 的组合,是此前几轮黄金牛市的共同特征,也是当前行情可持续性的 “基本面保障”。
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,参与黄金行情的方式需要 “差异化选择”。若风险承受能力较低,可选择黄金 ETF(如华安黄金 ETF、博时黄金 ETF),通过分散投资降低个股波动风险;若追求更高收益,可聚焦上游金矿企业,但需注意 “矿山资源储量”“成本控制” 等核心指标,避免盲目追逐短期涨幅。
需要警惕的是 “下游珠宝企业的业绩陷阱”。部分投资者可能认为 “金价上涨会带动珠宝企业营收增长”,但实际上,黄金珠宝的消费属性决定了 “金价过高会抑制需求”,而加工企业的利润空间还会被上游矿山挤压,因此下游企业的业绩持续性往往弱于上游,需谨慎参与。
展望未来 3—6 个月,黄金市场的关键变量仍在 “美联储政策”。若 8 月美国就业数据不及预期,将进一步强化降息预期,金价可能加速上涨;若数据超预期,降息预期降温,金价或出现短期回调 —— 但无论如何,只要降息周期的大方向不变,黄金的长期上涨趋势就不会逆转。
从全球视角来看,除了美联储,欧洲央行、英国央行等也在酝酿降息,全球 “宽松周期” 的开启,将为黄金提供更广阔的上涨空间。历史经验表明,当全球主要央行同步降息时,黄金的涨幅往往会超出单一央行降息的情况,这也为当前行情的 “高度” 提供了想象空间。
最后,我想强调:当前的黄金行情,并非短期投机炒作,而是 “政策逻辑 + 供需逻辑 + 业绩逻辑” 的共振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需要跳出 “追涨杀跌” 的惯性思维,聚焦 “长期趋势”—— 在降息周期与央行购金的双重驱动下,黄金有望开启一轮 “慢牛” 行情,而那些拥有核心矿山资源、业绩弹性明确的企业,将成为这轮行情的最终赢家。
正在阅读:带你投资 » 双轮驱动下的黄金牛市:降息预期与央行购金的共振机遇